【多彩假期之珠光玉影金声·读书篇1】刘丽丽老师:读《教育就是唤醒》有感
时间:2016-09-02 14:26:33 发布人: 点击:4677次
导言:多彩假期,可曾留痕?捧一部经典,青灯黄卷,微风清茗,胸中激荡起古今波澜;游一方胜地,驼群雁阵,小桥流水,眼前始见得纵横江山;赏一段佳片,惊悚悬疑,史诗传奇,耳畔久回响绝世独唱;让大家携手相约,伴着静好的岁月,就在这美妙的珠光玉影金声交织的世界中徜徉流连吧……(科研处 莫维主任)
编辑概况:刘丽丽,中学语文一级教师,2006年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,学士学位,中共党员,大连市“三育人”先进个人。教育信条: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,一朵云推动一朵云,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。
读《教育就是唤醒》有感
——“道”是有情
曾经看过这样的一段话:一年不学习,自己知道;两年不学习,同事知道;三年不学习,学生知道。不学习就会被学生嫌弃,被教育抛弃。正是这段话,暑假期间,我特别重温了彭兴顺先生写的《教育就是唤醒》这本书,受益匪浅,感受颇多。
理解学生才能走入学生的心灵
我一直认为从事教育工作,不同于其它职业:教育培养的是人,是有血有肉、有情感有灵魂的人,教育是促进心灵成长的工作。它需要用心去感化,用心去培养,用心去碰撞另一扇心门,用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。
这本书的第四讲中有这样的几句话让我深有感触:“了解孩子是教育工作的方法之源”,“善于倾听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”,“站在孩子的视角,才能看到孩子的世界,体验到孩子的情感,理解孩子的思想行为”……
2010年我做班主任时,班级有一个叫文文的女孩。她调皮捣蛋和男生打架,对老师出言不逊。我几次找她谈话她都沉默不语。后来我通过她的好朋友了解了她的家庭情况和个中原由,弄清各种问题的来龙去脉。先站在一个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想问题。最后我再与她谈话,理解她的苦衷。她才开始逐渐放松警惕,同我推心置腹,当她接受我时,我再让她换位思考,明白任课老师的良苦用心,理解其他同学的举动。遇事让她明辨是非,教她怎样做一个为别人着想、懂得双赢的人。没多久,我发现她处事态度就发生了巨大转变,遇事沉着了,对老师也礼貌敬重了,还有理想追求了。前几天她还发来消息告诉我,她考上辽师的研究生,准备像我一样做一名老师,教书育人。
我想之所以能敲开了她原本封闭的心门,就是以理解为基石。
赏识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
书中说:“人的蜕变就源自于改变一生的赞美”。适当的赞美和鼓励能够激发一个人的积极性。放大优点、小题大做、无限夸张,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,才能改变人的一生,使人走上成功之路的巅峰。下面这封信是2016届的一位毕业生在6月7日语文考试前写给我的。
我能为你做的那么少,你却教会了我那么多
To:我最爱的语文老师
亲爱的老师,也许您并不知道当初我的语文成绩有多差,还没分班时,您来教我时,我还在浑浑噩噩地过日子,我的语文成绩并没有多好。虽然以前总有老师说我整理卷子特别好,但我也是做表面功夫罢了。高一的时候,要学九科,做作业到12点,哪有空闲时间去学语文,那时的我只关心美容觉。
亲爱的老师,也许您并不知道您对我的影响有多大,以前,总有个落后的观念束缚我“语文有啥学的,大家都是中国人,看得懂就行。”可是遇到您之后,我却改变了那荒谬的想法。您让我彻底爱上了语文,不是因高考需要而被动地去学,而是被它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所折服。
亲爱的老师也许您并不知道我的文采没有那么好,记得我一模语文失利时,您鼓励我说,“你看,你的作文不是还获奖了吗?你在那么多人中脱颖而出,说明你是有天赋的。”其实不是啊。那篇作文是我喜欢的歌手唱的一首歌,而我的写作目的也不纯,我是奔着一等奖那二千元去的,我想要买一张演唱会的门票。但幸运的是,最后我爱上了写作。
亲爱的老师,也许您并不知道我是那么地爱您,我未曾说过一句我爱你,你却句句都是我愿意。我这个人记忆力不是很好,可是我记得:
您在晚课结束后给大家辅导到7:30,即使你还没有吃晚饭。
您在一遍遍地给我讲解古诗,即使我早已问过不止一遍。
您在用温柔的目光注视着我,即使当时我的成绩不理想。
大家在昨天的经历,是彼此明天的勇气,有你未来不畏惧。
亲爱的老师,也许您并不知道我对您的到来(指高考语文陪考 )紧张大于惊喜。我可以心大到不在乎其它成绩,但唯独语文不行。网上都说不要因为一位老师而厌恶一门学科,而我恰恰相反,我是因为一位老师而爱上一门学科。《致青春》影片中有过那么一段词:“不要因为一个人,而放弃一道大题。”而在我走进考场的那一刻起,我愿意为您费尽所有的脑细胞,也要争取多做对一道题……
当时,在陪考的地方,读完这封信,我热泪盈眶,唏嘘不已。高三生活中的一个个场景在我的脑海中不断浮现。我觉得自己付出的还不多,努力得还不够,对学生关爱还不够多,我觉得我还可以做得更好。说实话,我真的不知道鼓励竟有如此大的魔力。若早知,我必多用。这封信是学生在高考前夕写的,这么重要的时刻,她却花费宝贵时间向我“表白”,这是何等真情啊!美国心理学家威廉·詹皇说:“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翼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。”想想作为成年人的大家尚且渴望得到认可,更何况是朝气蓬勃的学生呢。鼓励或许不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,但它会像春雨一样,润物无声。
最后我想说,理解学生才能开启学生心灵之门,赏识学生才能敲开学生智慧之门。教育是心灵的教育,是情感的教育。有情才能有心,有心才能有道,有道才能有术,“道术合一”方能游刃有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