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118云顶集团手机版

您所在的当前位置 > 4118云顶集团手机版 > 教学管理
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——那年我高考

时间:2017-06-06 14:50:23  发布人:  点击:1741次

 

 

 

 

前言:40年前恢复的高考,是一场改变命运的考试---2017届高三的38位任课教师中,远到32年前的高艳芹老师,近到10年前的王晓晨和杨东辉老师,个中滋味,尽情体会---生命的更替文明的承继,有赖于一代代人宝贵经验的传递。今天,让大家听一听各位过来人的精华感悟,以此强大内心,武装自我,征服高考的巅峰!

 

 

?忆昔

忆昔高考时,年少正华英。

小树搏风雨,雏鹰斗长空。

精钢百炼硬,宝剑千锤锋。

愿生折金桂,无负母校情。

回首当年高考,最大的收获就是磨砺了自己的意志。政治-胡世民老师

 

 

?又一批高三学生在校歌钢琴曲的伴奏下,挥着告别的泪水,不舍地走出生活了3年的校园,很伤感,也很暖心。此时此刻,不禁想到那个高考改变命运的时代,想到了自己的高考。1986年末,高师院校提前招生。要参加高师正式考试,先要通过预考,取得资格后才能参加正式考试。北方的冬季可谓滴水成冰,艰苦的环境对于到来的提前高考机会,每个人都不想放过,因为生活太苦了。清楚记得考试在1986年1月31日——2月1日两天举行,地点农安县第五中学。语文、数学各120分,政、史、地、外语各100分,总分640分。最担心的是自己较差的数学。也许自己很幸运,考题不太难,自己不擅长的常识点考得不多,虽考前心里惴惴的,可自己最担心的数学却考出了105分,只丢了15分,也算创造了个小奇迹。往事如烟,随风飘散,但高考的经历,我想许多人都将铭记于心,因为它是人生的一次机遇,一个创造奇迹的机会。(语文-宗国军老师)

 

 

?28年前的夏天,那时候的九中还在三八广场的大市场旁,老旧的地板咯吱作响,靠窗的位置阳光很足---考了什么已经不记得了,只知道作文不是自己一贯擅长的议论文,而是一封信---成绩不如几次模拟考试的理想,反倒是一贯平平的英语得了90分(满分100分)。事实告诉大家:失之东隅收之桑榆,某一科的遗憾别放在心上,有高峰就有低谷,老天不会辜负你们平日的努力!高中时电视对学生的吸引力远大于今日的手机,平日里看不着,考前家长金口一松,开斋了,一口气看完香港电视连续剧《警花出更》一二集,满足地睡了。考完语文的中午,瘫在姥姥家的沙发上看小人书----身心的放松特别有必要哦。既然处在“考不上大学都很难”的好时代,我的学生们,以乐观平和的心,精神饱满的迎接生命里的挑战吧!(语文-张莉老师)

 

   

?一剪闲云一溪月,一程山水一年华。很多人都希翼自己的人生路漫漫且鲜花弥漫闲云悠悠,然而青春的路上如果没有高考的历练,那么你的人生一定缺失了一抹靓丽的色彩。二十多年前的那年7月7日的下午,暴雨如注,因为潲雨而窗户紧闭,考场内又闷又热,我汗如雨下,与椅子的零距离的接触已经让臀部湿漉漉黏糊糊,恨不得赶紧答完交卷出去透透气,终于熬到老师提醒还有最后五分钟抓紧时间检查,我暗忖:检查个P,快到点儿吧。无聊地翻弄着地理卷,蓦然,发现,原来最后还有一页试题我还没看到,没看到,没看到!!!什么叫五雷轰顶,那一刻我居然体会到了,我已经完全无法静下心来去审题计算,勉强读完试题,发现应该还有得分的希翼,那就是(3)(4)两个小题填空题上蒙上一样的答案!庆幸自己还能捡回一分之后,仓皇逃出考场,然后一直惴惴地等到高考成绩发布,幸好,没太影响自己的大学梦。二十多年过去了,每到高考季,这段记忆的碎片就会重现。今天分享给大家,即是现身说法,告诫诸位:低级错误、答题细节疏漏、情绪波动……每一个细微的环节都能直接影响最终的考试成绩。想要临场发挥好,成败往往取决于细节。

原题呈现:

36.根据下表所列长江某站和黄河某站资料,完成下列要求:(5分)

(1)图1的虚线为黄河该站流量变化曲线。请在图1上画出(用实线)长江该站流量变化曲线。(图略)

(2)图2为长江该站相对流量变化曲线(注:以最少月流量为1,如:以长江1月流量为1,则5月相对流量为2.6)。在图3内绘制黄河该站相对流量变化曲线。(图略)

(3)比较两条河流一年中实际流量变化曲线。变化较大的一条是(         )。

(4)比较两条河流一年中相对流量变化曲线。变化较大的一条是 (          )。(语文-宫丽君老师)

 

 

?高考第一天,我还历历在目。那天,我只带了文具袋,一瓶水,早早的到了考场。语文是我的强项。但我不是考试能手,心里稍有些紧张。遇上同学,他们有的在背默写,有的看作文,有的互相提问等。我有点恨自己了,为什么那么自信,什么都没有带……坐考场上,我稳稳心神,按照平时做题的路子答题。出了考场,我也很忐忑,没有感觉,没有把握,心情很沮丧。但我没有和任何人对答案。考过之后,拿到答案,我发现语文的选择题全对了……我只想对考生同学们说,面对高考,紧张是很正常的,相信自己的实力,用平时做题的经验去做题,定会有美好的收获。(语文-张冬芳老师)

 

 

?记忆中的高考没有现在这样的隆重,没有那么多的警察维持秩序,更没有那么多的老师送考。高考就像平常考试一样,只是换了一个地方答卷而已。没有什么特别,也没有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。只有一事值得一提。那次高考我是独自去参加考试的。因为我认为不管有多少人在身边,要取得成功,还是要靠自己。02年的夏天,没有让父母陪考。我独自坐公交车去参加的考试。因为父母去陪考让我分心。有太阳怕他们晒着,下雨怕他们浇着。独自去考试才会一心一意地答题。我为我的决定而感骄傲。我认为在别人眼里极其看重的高考,在我看来没有什么了不起。我完全可以应付自如。或许这就是自信的一种表现。无所畏惧的心理让我淡定地面对一切。所以考试时觉得很顺手。很多题迎刃而解。想告诉即将赴考的考生们:人的潜能是无限的,不要轻易地否定自已,更不要给自已设限。只要自我不设限,人生无极限!(语文-刘丽丽老师)

 

 

?十五年前的七月,我走进高考考场。与今天的你们不一样,那时,我经历了三年半多的中师职业教育,只在最后的三个月开始复习,准备高考。用三个月的时间去学习高一高二两年的课程,虽然内容不如高中深,但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。走进考场时,我没有想过要考多少分,只有一个念头,那就是尽自己最大能力,把三个月里学会的都答出来。只求过程无愧于心,不问结果是否尽如人意。我不期待超常发挥,也不害怕失常发挥。我相信只要尽力了,就不悔恨。因为比分数更重要的是勤奋学习的过程和顽强拼搏的品质。也许就是我的这种平和心态,最后让我成了这次对口升学胜利者。多年后回忆,我也时常羡慕高中生有三年的求学时间,也向往高中生有机会选择未来的职业。然而,我也懂得,与其羡慕失去的和未得到的,不如珍惜眼前拥有的。十五年后,我的又一届学生即将走进考场,我只想对你们说:“高考不相信眼泪,必须有信心;高考不能靠运气,必须靠实力。相信自己就是最棒的!”(语文-李海晶老师)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?高考之前我因为紧张连续两晚没有睡着觉,结果考语文的时候手抖的写不了字,脑子里也像浆糊一样什么也不知道了。我意识到我必须调整自己的状态,既然写不了字,就不写了,索性趴在桌子上睡觉。其实我是睡不着的,怎么办呢?我把自己的大脑想像成了一个大仓库,发现里面杂乱无章,我想像着用一把大扫把,一边打扫,一边把东西一样一样的放到抽屉里。当屋子打扫干净的时候,自己的头脑也清醒多了,同时心里也不怎么紧张了。这时我抬头发现时间已过了十分钟,不过没关系,因为剩下的时间答语文也够了。我慢慢地答着题,渐渐地有了状态,顺利地完成了语文考试。(数学-马志华老师)

 

 

?作为一名保送生,我没有参加过高考,所以每次听到别人津津乐道地回忆高考,我都觉得非常遗憾,总觉得我的人生不够完整。高考,是每个人都应该经历的一段重要的人生历程,它不一定代表成功,也不一定决定未来,但是它是你人生中一个非常紧要的转折点。高考本没有考的好与不好之说,它只是对你12年的学习做了一个阶段性的检测,顺便决定了你接下来可以去哪所大学学习,可以与什么样的同学相处,可以学到什么样的技能本领,可以做什么样的工作,可以去哪所城市生活。不管过程怎样,不管结果如何,一切都是那么地美好,一切都那么地值得回忆。所以,孩子们,不用担心,轻松一点,快乐一点,成功一定属于你们!(外语-刘枫楠老师)

 

 

?说起高考,我的高考对高三的学生来说是反面教材,希翼孩子们引以为戒。想起高考那年考英语时,我后面的同学不知从何处打听到我的外语比较好,在考试进行中,他不断用脚踢我的椅子,跟我要答案。而我的心理素质又比较差,在接下来的考试中我一直很紧张,心跳得利害,结果外语考砸了,比平时少考了将近20分。通过这件事,我想告诉高三的孩子们:如果考场遇到突发事件,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,不要被这样的事情吓到,不要影响自己,违纪的是别人又不是你,你要做的就是专心答题,两耳不闻窗外事。最后,希翼高三孩子们调整好心态迎接马上到来的高考!祝福大家高考顺利!(外语-李丽环老师)

 

 

?20年前的此时,怀揣着梦想,带着父母的嘱托,走入了高考的考场。有紧张,但更多的是兴奋,寒窗苦读十二载,终于到了冲刺的一刻,付出终于等到了收获的时刻。高考前的曾几何时,也会时长因为紧张而从梦中惊醒,但慢慢的,老师的嘱托,家长的安抚,朋友的开导,自己终于释然了:命里有时终须有,命里无时莫强求。听起来稍有消极,但当时真的很受用。后来的后来,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:高考不是求学途中的绊脚石,而是大家一路披荆斩棘的垫脚石,不要把它看成是一种负担,放松心态,勇于面对,只要大家努力过,奋斗过,那么胜固欣然,败也从容。相信自己,勇敢的去面对一切。为了梦想,努力去拼搏,大家的未来便会是精彩。(外语-周丽丽老师)

 

 

?我是1986年1月参加高考的(赶上师范院校第一年提前招生),考场在本校的实验室(距离教室400多米)。上午考完我的强势科目——语文,感觉良好。中午午休后就和同学一通神侃,完全忘了下午还有考试且是自己比较弱的科——数学。直到有人问我:你弃考了吗?我才惊醒:正式考试时间已经到了!我以最快的速度奔向了实验室,好在“于规定时间内——开考后15分钟” 赶到(特庆幸自己一直在练1500米长跑)。当时我的心态是,反正我数学不是很好,就挑会的答吧。结果是:一道选择不会——临交卷时蒙了一个答案,不对;一个填空不太懂——连蒙带做,竟然对了;一道大题来不及做(迟到了呀)——只做了第1问,对了。满分是120分,我竟然拿了99分!我是不是很利害呀。哈哈哈┅我经验就是:不管出现什么状况,不慌、不急、不抱怨。在考场上,把自己会的答好,不会的连做带蒙(没人要求你要把所有的题都答了,要知道答了的不一定对呀,而且还可能浪费时间,结果会的题却没有时间答了),这就足够了。高考是人生一个小站,经过了就好,结果自承。总结经验,下一站会更精彩!(化学-李霞老师)

 

 

?离高考结束已经11年了,高考考试场景已经慢慢褪去,回想起来,最弥足珍贵的还是师生情和同学情。重拾毕业照,看到同学们一张张青涩的面庞,想起是一段段快乐的时光。操场上同学们打闹的场景,教室里讨论问题的场景,下晚自习后一同吃泡面的场景都历历在目。所谓青春,就是当时不知,回味起来却无比深刻;所谓年华,可能是当时的青涩,却是往后的甘甜。美好的师生情和同学情永远是最好的青春年华。(生物-杨东辉老师)

 

 

?1999年参加高考,那时还是3+2模式,数学一直是我比较拿手的科目,但是做到第一个大题时脑子一片空白,什么都想不起来。还好当时心态比较好,略过,直接去做第二题。等后面会做的题都做完了,回过头再去看第一题,原来如此简单!所以,我也真的明白了,高考不仅是考常识和能力,更重要的是考心态。(生物-赵丽芳老师)

 

 

?站在讲台上,看着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庞,耳边想起“年少时候,谁没有梦。。。”那是我高三毕业时唱起的歌。那时候的高考在七月,考三天,大家都称“黑色七月”;那时候的高考没有名目繁多的特长生招生,自主招生,单独招生,有的只是大家一起拼搏,同一起跑线的裸考;那时候的高考没有资讯媒体大篇幅的宣传,也没有全家的兴师动众,有的是低调恬静的备考、送考。依稀记得八中刚修葺的蘑菇凉亭是大家中午聊天的最爱,20年后再回去时已然褪色,像我逝去的青春;依稀记得数学老师总是穿白大褂在小花坛里“飘啊飘”;依稀记得化学老师长吁短叹的说“你们算是白瞎了”;依稀记得外语老师拥抱时洗发水的香味儿;依稀记得高考前一周跟王一讨论为什么她弟弟不叫“王二”;依稀记得课间十分钟从三楼飞奔下来踢毽子,哪怕十分钟能也踢不到一次;依稀记得火辣辣的下午,大家趁着老师开会在教室里支起了扑克摊,不知谁喊老刘太太回来了,开锅的教室瞬间一片死寂。。。那时候学习是苦的,心却是甜的,仿佛一切刚刚好,生活就该是这个样子。依稀记得高考三天,妈妈利用午休时间回家帮我做的饭,依稀记得跟一个家远的同学一起睡的午觉,考完语文后感觉有点崩溃,内心暗自告诉自己擅长的化学下午一定拿下,出成绩的时候才知道语文考的奇好,化学却考了历史最低分;依稀记得大家扑克四人组去拿通知书的时候笑谈三个上海一个南京,打扑克还挺方便。。。然而再也没聚起来。那么那么多的片段接踵而来,仿佛就在昨天。时光荏苒,耳边再次想起“人愿长久,水愿长流。。。”(生物-刘莉老师)

 

 

?回忆起自己当年的高考距今已是23年之久!!!当年的高考似乎没有如今这般受重视被强调:家长不是那么围前围后、老师也不像现在这样全力以赴、作为考生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的压力和紧张——很平静的参加了高考。就是怀着这样一颗“平常心”却成为了村里考上大学的第一人,给母亲带来不小的惊喜和骄傲。再回想高考,谈起感悟,应该是:如果真的很重视一件事,就应该在平时多努力多准备,而不是事前紧张慌乱,临时抱佛脚。就是“在过程中努力,在结果处随缘”,相信“越努力越幸运”、相信“上天自由安排”、相信“你若盛开蝴蝶自来”。(政治-赵月红老师)

 

 

?人到中年回忆自己当年的高考,感觉太过久远了,但高考过程中的那些点滴,却依然历历在目,记忆犹新。那个年代的高考并没有象今天这样的家长接送,考试结束后,都是和朋友一起结伴回家吃饭。每当回忆高考,总是会清晰地记得,考完数学后,在回家的路上,和朋友开心地对着答案,仿佛就是一次普通的数学考试才刚结束,而两个人的结果基本上都是一致的,因此,心情有如当时的阳光一样明媚,开心、轻松。每每回忆起来,也会忍不住地嘴角上翘。真的,以一颗平常心面对高考,就当是学校的一次考试换了一个地点而已,相信自己,你的心情也一定会和中午的阳光一样明媚!(历史-沈晓钰老师)

 

 

?高考,好久远的事儿,我是从农村考入县城读高中的。在85年之前,即使是全县唯一一所重点高中,每个班的升学率也达不到50%。高考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很朦胧,又充满诱惑,真的是改变命运的唯一一次机会。按理应该有很大的压力,但是,现在回忆起来,好像真的没有什么压力。大家那一年,高师提前招生,父母甚至都不知道我哪天考试。就这样,我稀里糊涂的就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!现在我回忆起这件事想对同学们说:高考,真的不用太在乎,该是你的大学通知书,已经在等着你去签收了,你只需要完成这次普通的测试就好!(地理-高艳芹老师)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?1999年7月7日,我踏上了高考的考场。没有兴奋,也没有紧张。保持平稳的心态即使不能发挥超常,但也绝不会失常。同学们都说我有一颗大心脏。其实,这都源于我超常的自信。三次模拟考试,一次比一次分数低,我没有被吓到,始终觉得自己能行。这份自信,没有理由,但它赐予了我勇气,增添了我的力量......最后我成功了。(地理-李剑锋老师)

 

 

 

XML 地图 | Sitemap 地图